位置: 本站首页 >> 学风建设 >> 正文
学风建设

绥化学院2016年学风建设工作报告

发表于: 2018-08-28 16:28 点击:

绥化学院2016年学风建设工作报告

 

2016年,学校以省教育厅学风建设督查为契机,健全学风建设领导小组,出台《绥化学院学风专项督查整改方案》等相关管理制度,加强学风领导,突出以考风正学风、以教风带学风、以基础固学风、以榜样树学风、以管理促学风、以团队强学风,优化学生管理,激发学生学习内动力,强化学术风气建设,营造良好学术和学习氛围,为学校转型发展和内涵提升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学风建设成效

(一)加强学风领导

一是强化整改落实。出台了《绥化学院学风专项督查整改方案》,成立了由党委书记和校长任组长,副校长担任副组长的学生学风整改工作领导小组,重点加强了学风建设顶层设计,整合学风建设力量,逐步建立并完善了优良学风建设的长效机制。组建了学风管理机制、师资队伍、学科专业建设和教学管理、学术风气建设、学生教育管理等五个由分管校长或副校长任组长,主管部(处)为成员的学风整改工作组,具体负责方案的整改落实。

二是深化二级管理。各院(系)部组建学风建设领导小组,制定本单位学风建设方案,明确校、院两级学风建设职责。教务处、学生工作部(处)、科研处成立学风巡查小组,及时反馈巡查情况。建立学风建设年报制度,进一步发挥班主任、教学信息员、寝室指导教师和学生骨干的信息媒介作用,及时、客观了解学生学习动态和存在问题。

(二)以考风正学风

一是规范课程考核。实施教学秩序管理校、院(系)两级负责制,形成教学秩序常态化管理。制定《绥化学院课程考核工作条例》,改革考试方式方法,规范课程考核的流程管理,提高课程考核质量。

二是严肃考风考纪。制定《关于加强考风考纪建设的意见》,调整了监考管理办法,明确校、院两级管理职责,进一步严明考试纪律。2016年按照有关规定给予29名因考试违纪或作弊学生记过或留校察看处分,严肃考风考纪。严格执行《绥化学院学生学业淘汰浮动制实施办法》,严把出口关,倒逼学风改善,2016年有12个专业38名学生留级,16名毕业生因没有达到学位授予标准而未获得学位。

(三)以教风带学风

一是优化量化考评。2016年,对承担课程教学任务的431名在编教师和28名外聘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和课外环节评估,确保教学质量提升。加强课外教学环节管理,组织开展教师备课、作业批改、辅导答疑、课程考核等课外教学环节检查、评估。建立激励与约束并重的管理制度,把教学质量作为职称评定、聘任考核、评选先进的重要依据,在本科教学工程项目评审、岗位设置、津贴分配等方面,向教学一线和教学骨干倾斜,激发教师教学热情。

二是畅通反馈机制。通过学生座谈会、教学信息员反馈,了解学生对教师教风评价,掌握学生对课堂教学、实践教学、辅导答疑、作业布置及课程考核等教学环节的意见和建议,有效推动了教师教学方法、效果改善,培育了学生学风建设意识,营造了良好的学风建设氛围。

三是强化育人意识。通过评选和表彰师德师风先进个人,激励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加强教学管理人员服务理念、服务意识教育,明确并树立管理以教师为本,教学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管理理念。积极组织开展各种业务培训,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形成了全员育人的良好局面。

(四)以基础固学风

一是立足学风养成。大力推进“早操、早读、晚自习”等“两早一晚”为主要内容的“一日生活制度”,明确要求各类学生活动不得占用学生学习时间。开展了学生文明养成活动月活动,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养成。

二是推动学科竞赛。大力推动各专业学科竞赛活动,组织开展了电子大赛、创客大赛、营销大赛等专业竞赛。动员专业教师带领学生参加国家和省级各类学科大赛,有88个团队和102名学生在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奖,其中团队获奖为历年最高。

三是丰富育人内涵。坚持开展以“五个关爱”为核心的实践育人,不断优化内涵,新增了“关爱同学”项目,探索推动了学习互动小组、学习一助一等活动,促进学生共同进步、互助成长。

(五)以榜样树学风

一是大力推动先进典型的评选表彰。进一步发挥学业成绩在学生先进评选中的衡量作用,明确成绩标准,坚持评优、入党等学习成绩一票否决。全年先后评选表彰了黑龙江省三好学生、学校优秀毕业生、大学生年度人物(群体)、大学生道德模范人物(群体)、三好学生、十佳大学生等先进个人368人次,组织召开了“五四”表彰和“一二九”表彰,全体校领导参加为学生颁奖,激励学生主动成长成才。

二是大力宣传先进典型的先进事迹。开展了优秀校友和优秀毕业生报告,编印了《省三好学生风采录》、《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风采录》。组织参与了黑龙江省国家奖学金和国家励志奖学金获奖学生事迹征集活动,有4个获奖学生事迹入选全省文集。以院系为单位组织召开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事迹宣讲活动。

(六)以管理促学风

一是发挥奖学金导向作用。坚持公平、公正、公开评选国家奖学金15人、国家励志奖学金334人、学校综合奖学金2477人、单项奖学金190人(团队),发放奖学金399万元,开展了专门表彰活动,激励全校学生主动学习。

二是发挥制度规范作用。研究制定了《绥化学院学生请假制度》,严明了请销假审批权限和管理要求。给予8名旷课超过60学时学生退学处理、2名旷课超过40学时学生留校察看处分、76名违反教育教学规定学生处分。开展了考风考纪诚信教育主题活动,通过宣传板、电子屏等发布诚信考试倡议,通过诚信考试大会严肃考试纪律。依托食品与制药工程学院建立完善帮扶机制、约谈机制,倡导学习互助小组、兴趣小组和无手机课堂。严格依据学籍管理制度,公平、公正、公开做好1042名学生专业分流、44名学生转专业,尤其转专业严格遵照学业成绩标准要求推进落实。

(七)以团队强学风

一是以优良学风团体评选为重点,打造优秀团队。打造宿舍为单位的优良学风形成团队,开展文化寝室建设工程,在部分公寓增设自习间。开展“优良学风班”和“先进班集体”争创活动,从班级学习成绩情况、集体获奖情况、班级特色情况、学生党员人数、外语四六级过级率、挂科学生人次、学科竞赛参与人数等进行全方位的量化考核,评选了优良学风班8个、优良学风寝室39个、先进班集体24个,开展了最美书痴评选活动。

二是以专业社团建设为突破,提升学习兴趣。依托专业推进特色专业类社团建设,鼓励优秀中青年教师担任指导教师。开展专业社团成果展示活动,引导学生专业实践锻炼,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开展电子大赛、营销大赛、创客大赛等学科竞赛活动,为学生成长搭建平台。

三是以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为切入,发挥服务职能。坚持以“学风建设工程”为中心,进一步促进校院联动、师生联动、部门联动,切实解决好教学相长,以教促学,共同推进学风建设。开展了辅导员职业能力竞赛和工作展示活动,修订了《辅导员工作考核实施办法》,提升辅导员服务管理能力。开展了优秀班主任和优秀寝室导师评选表彰及经验介绍等活动,提升班主任和寝室导师的工作实效,提升培育优良学风的能力。

(八)引领学术风气

一是健全学术规范机制。组织教师学习《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规范指南》和《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学术规范指南》,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学术道德修养,遵守学术规范。起草《绥化学院查处学术不端行为实施细则(草案)》和《绥化学院学术不端行为处理办法(草案)》,明确学术不端行为的调查认定程序、惩处标准和办理时限等内容。

二是强化学术风气监督。加强学生学术风气教育、引导和监督,坚持并完善毕业论文(设计)学术不端行为检测、抽查制度,要求所有毕业论文必须出具中国知网“文本复制检测报告单”,并对相关学术不端行为进行严肃处理。

二、存在问题

(一)学风建设重要性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学风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个长期工程,需要各部门协调联动、紧密配合、齐抓共管,部分教师对学风建设在思想政治教育和提高教学质量方面的作用认识不够,部门间缺乏有效协调,没有真正形成合力。

(二)学风建设制度仍需进一步完善和落实

各单位对学风建设管理制度落实程度不够,执行不够严格。学风建设存在校(院)两级倒挂,部分院(系)存在把学风建设工作当作阶段性任务去完成,时紧时松,院(系)缺乏主动建设意识和系统化建设思路。

(三)学生学风提升内动力有待进一步激发

教学内容陈旧、更新缓慢,尚不能及时反应行业最新发展方向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课堂教学效果不佳;部分教师缺乏企业实践经历,实践教学环节不足;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态度不够端正,校园学习风气不够浓厚,替课、旷课、旷考等现象仍部分存在,学生内在学习动力和学习热情不足,主动学习意识不强。

(四)学术规范执行的力度尚需进一步加强

各教学单位对于教师学术行为管理较为严格,效果较好,但对于学生学术不端行为管理重要意义的认识程度不够,执行力度尚需进一步加强。

三、今后主要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工作合力

学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各院(系)系、部门应明确自身学风建设职责,并把学风建设纳入重要工作日程。教务处严抓教风与教学秩序活动,注重发挥教师在教书育人中的重要作用;学生工作部(处)、团委注重学生学风建设制度的制定与落实以及校园文化活动开展;后勤部门、体育系、图书馆等部门应注重做好各项与学生学习、生活、体育锻炼等相关的服务引领,营造良好服务育人氛围;各院(系)是学风建设的具体组织和实施单位,应将学风建设纳入党政工作的总体规划,狠抓落实。全校教职员工要积极参与到学风建设中来,坚持以学生为本,建立校领导、机关干部、院(系)党政干部联系班级、联系寝室、深入班级听课制度,坚持校长接待日、家长开放日、学生意见建议征集反馈等活动形式,注意倾听学生呼声,关注学生热点问题,及时解决事关师生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坚持以应用教育树学风、以人性管理促学风、以爱心服务助学风、以优雅环境育学风、以严谨教风带学风、以严肃考风正学风,形成党政齐抓共管、全员育人的良好局面。

(二)建立考评机制,完善制度建设

定期检查各单位学风建设成效,听取院(系)关于学风建设的专题汇报。学生工作部(处)、教务处、团委按照职责分工对学风建设情况进行随机抽查,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将学风建设情况列入各部门、各院(系)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突出学风建设在学生教育教学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定期开展专项督查,评选学风建设先进单位,促进学风建设工作的创新开展。

(三)推进目标建设,督促贯彻落实

开展教风、学风建设系列活动,进一步落实教师教学规范、学生行为规范和二级院(系)教风学风建设目标;加强教学资源建设,完善教学管理,推进教学改革,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校园育人环境,努力营造和谐校园,达到树立典型、取得实效、形成机制、服务长远的目的。把学风建设作为教学质量奖、师德师风先进个人、教学名师、优秀教师、三好学生、优良学风班等评选的重要条件,切实提高全校职工和学生参与教风学风建设的积极性。

(四)深化内涵建设,培育优良学风

加大优质课程建设和网络课程开发力度,进一步加强与行业、企业的合作,探索符合岗位群需要、以能力为主线的教学内容体系。强化对“双师双能型”队伍资助培养,选送教师到国内院校进修学习,赴企业培训。加强柔性引进工作,充实应用型专业的师资队伍,提高具有专业(行业)职业资格和能力的师资比例;聘请企业、科研机构优秀专业人才担任兼职教师。积极推进教学方法改革,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启发式、合作式、参与式教学,全面推行案例、项目教学,强化学生教学主体地位,进一步培育学生主动学习意识,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力,不断改善学风建设环境。

(五)加强学生管理,促进积极学风

深入开展学风建设专项调研,加强对学风建设问题的深层剖析和对策研究。基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视角和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导向,按照学生评价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统一、综合发展与个性发展相兼顾、共性要求与专业特色相结合的原则,优化学生评价体系,通过评价体系的导向、激励和调节作用,进一步完善多样化人才培养机制,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地、生动活泼地发展。

以提高上课出勤率、诚信考试等为抓手,加强考风考纪教育,进一步减少考试违纪现象。探索建立学风督察和通报制度,进一步强化早操、晚自习、课堂检查和文明督查,形成“检查—通报—整改—检查”循环机制。充分发挥优良学风班、优良学风寝、综合奖学金等各类评奖评优的导向作用,发掘树立各类优秀学生典型。

建立长效机制,落实学风建设实施方案,实现制度约束与教育引导相结合、教师督导与学生自律相结合,推进齐抓共管的学风建设运行体制。针对学风建设难点开展专项教育活动,推广有效措施。发挥班主任的学业引领作用,促进更多优秀教师走进班级。推进学生参与专业学科竞赛的鼓励机制建设,提升广大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水平。

完善学业困难学生约谈制度、预警机制和家校联系制度,加强学生指导。坚持发挥“五个关爱”校园文化品牌对学风的培育作用,建立健全学生互学互助机制、自我监督机制。加强学生骨干队伍建设,深入推进学长制,发挥学生组织和学生骨干的作用,真正实现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

(六)突出教育培训,改善学术风气

面向全校师生,开展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在新入职教师和新生中开展学术规范培训讲座,提高各教学单位对学生学术风气管理的重要性认识,加强学生学术风气引导,逐步建立和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学术氛围。

 

 

 

 

二〇一七年一月六日        


版权所有CopyRight:绥化学院 地 址:绥化市黄河路18号    邮编:152061 网站开发: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黑ICP备05005341号-1

  黑公网安备 231202020001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