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勤耕耘,今朝花开,持之以恒,未来可期。信息工程学院2021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李晓争,从初入大学的青涩到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临沂大学,他用坚持与汗水,书写了一幅关于奋斗与成长的青春画卷,为自己的大学生活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学业为本 以勤为径
不弃微末,久久为功。刚刚迈入大学校园的李晓争,在心中早早埋下了考研的种子,并且始终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在校期间,李晓争凭借扎实的学术功底,以优异的成绩连续三年斩获校级奖学金,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荣获校级三好学生和省级三好学生荣誉称号。这些荣誉的背后,一点一滴细心地钻研,是汗水的浇灌,也是他努力的证明与勋章。“学不进去时,想想自己获得过这些荣誉,就又有动力了。”李晓争说。
“其实对我来说最具挑战性的,是完成毕业设计的时候。”李晓争感慨。计算机专业的毕业设计不仅需要做出一个完整的系统,同时还要根据这个系统的理论撰写论文。理论与实践二者缺一不可。“做程序的时候只能自己摸索,有时候会出现莫名其妙的错误,一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就要反复调试很久。”他还提到,有些从未涉足过的领域需要不断去找资料,一遍一遍试验。但是最终他用足够的耐心和专注,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良法如翼 宏标若峰
李晓争的成功也绝非偶然,他始终秉持着“功不唐捐”的心态,他始终以自己的目标为导向,并始终坚守在求学路上。李晓争表示,考研究生不仅仅是想走进更高的学府,还是想提升一下自己在本专业的知识面。“希望能够参与几个深度的课题项目,并且能够在导师的指导下培养一下严谨的学术思维。”
“首先是要有目标地去学习,不能让学业拖后腿。”确立目标后,努力也是必不可少的。李晓争始终坚持每天8—10小时的学习时间,利用“番茄学习法”的学习模式。每学习一小时,休息5~10分钟。“不能一直学,这样会让大脑太疲惫。”李晓争直言。“学不进去,就给自己放半天假,别让自己太紧绷。”这种张弛有度、劳逸结合的学习节奏,能够让他保持一个良好的精神状态,更加专注的状态投入学习中去。同时,李晓争也分享了他专业课程的学习方法:“首先要把概念弄懂,先把思想弄懂了,就成功一大半了。然后再开始上机调整代码,最后再做一个总结复盘。”他也特别强调,在备考期间,复盘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李晓争再一次成功地诠释了目标与执行力的有机结合。

慎择为始 恒进作舟
李晓争用“探索”“成长”“未完待续”三个关键词总结自己的大学生活。这简单的几个字,浓缩了他从初入大学校园不断摸索,到成为学习部的部长,再到如今成功上岸的历程。回忆起考研后的日子“刚刚考完的那天晚上,我就对了答案,之后就是复试和调剂两手抓。”他在那段时间一边准备复试,一边研究调剂的学校,全靠自己一点点摸索,焦虑如影随形但从未动摇他上岸的决心。最后成绩出来后,如释重负。“解脱了的感觉”他这样描述。一步步脚踏实地,一切未完待续。
“选择大于努力”是他对自己考研过程的总结,也是对学弟学妹们的忠告。“择校是第一关,不但要根据自己的自身实力,还要根据选择院校的报录比分数线,理性地选择学校。”李晓争坚定地说。
无数个奋斗的日夜,无数个被翻得泛黄的书页,无数次放下又坚定拿起的圆珠笔,都是对他青春最完美的注解,也终将成为照亮未来的星火,只要努力,走过的每一步走的路都作数。
来源:党委宣传统战部
撰稿:大学生融媒体中心 徐蕾
一审:韩金凤
二审:侯梦婧
三审:孙丽颖
排版:大学生融媒体中心 李盈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