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上午,一通来自四川的电话打破了宁静,“要得!都上岸咯!”寝室紧接着爆发出一阵欢呼。随着远在四川老家的农业与水利工程学院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学生庞菡收到昆明理工大学的拟录取通知,至此,农业与水利工程学院九公寓631寝室全员上岸。大一时的一句“这么卷,咱们一起考研究生”的玩笑话,变成了令人骄傲的现实。

有人说:“考研是一个人的事。”但对于他们来说,考研是六个人共同的目标。常雨琪、王天红、冯肖贝、宋嘉琪、曾军、庞菡分别被黑龙江大学、宁波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天津理工大学、新疆农业大学、昆明理工大学录取。将近四年的时光没有让梦想褪色,从五湖四海来到绥化学院的他们,今日将带着对大学生活的美好记忆与对未来的憧憬,共同开启一段新生活。
风雨同舟 交相辉映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寝室应该是一起生活,共同学习,彼此成长的地方。身为大学生自我服务协会的执行主席及易班发展中心主席,常雨琪合理分配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努力做到工作、学习两不误。作为631的寝室长,他带领舍友互相分享学习方法和心得,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他提议互相打气,增加彼此的自信心,携手度过了考研这段艰难的时光。正如他所说:一个人也许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一定走得更远。

常雨琪 被黑龙江大学录取
好的学习氛围能够带动好的学习情绪,从而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在常雨琪分享了自己的感受后,王天红在旁进行了进一步的补充。“在我们寝室里,我们都是白天去图书馆或者自习室学习,晚上回宿舍进行沟通交流,汇报学习成果,探讨学习方法。”在考研过程中,正是舍友间的鼓励与支持,让每一个人都能在艰难的备考时光中步履坚定、向阳而生。

王天红 被宁波大学录取
全力以赴 未来可期
谈到为何选择考研,曾军表示:“一方面是出于对水利工程专业的热爱,希望能够在专业领域深入学习,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和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在未来的职业发展中拥有更广阔的空间,为国家的水利事业贡献更多的力量。”

曾军 被新疆农业大学录取
“比起学习时长,我认为更重要的是学习效率。”考入天津理工大学的宋嘉琪在回忆自己的备考经时这样总结。在面对备考时间较短,要用三个月学完初试内容的情况下,他信念坚定,不断调整学习方法——在制定自己每天学习计划的时候,应当结合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情况来做,不追求10多个小时的学习,只保证8个小时的高效率学习。除此之外,适当休息,避免过于焦虑也是保持高效学习的关键一环。

宋嘉琪 被天津理工大学录取
朝乾夕惕 功不唐捐
“考研之路道阻且长,和大多数人一样,在备考的过程中也会有压力和焦虑。”当被问到考研期间遇到的困难时,冯肖贝选择用锻炼的方式来缓解焦虑——坚持每天跑五公里,在锻炼过后,又能满怀激情地投入学习中去。“在他的带动下,我们也陆续加入运动的行列。”说到一起跑步,教室里传出一阵轻松的谈笑声。

冯肖贝 被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录取
“调剂可以说是整个考研当中最折磨人的过程,它是一场信息战、时间战和心理战。不仅要尽早关注研招网、院校官网等,掌握一手动态;还要主动联系招生办和导师。填写志愿时,建议合理搭配“冲稳保”志愿。此外,调剂心态至关重要,面对不确定性要保持冷静,及时调整策略,把每一次机会当作新起点,才能在调剂中脱颖而出。”庞菡说道。

庞菡 被昆明理工大学录取
相较日常的学习,考研是一段相对漫长,也需要同学们付出更多时间和精力的考试。在这个过程中,九公寓631寝室的他们用相伴的时光、携手拼搏的日夜和逐梦路上的坚持诠释了“同频共振”的真谛。那些一起走过的夜晚、背过的书和刷过的题,终于有了具象的意义。征途褪寒,前程盎然。愿每位追光的绥院学子,在前行的漫漫长路上,皆能拥抱理想的曙光。

来源:党委宣传统战部
撰稿/摄影:大学生融媒体中心 杨雨航
一审:韩金凤
二审:侯梦婧
三审:孙丽颖
排版:大学生融媒体中心 郑婷之